消防處強調如實提供事故資料
消防處副救護總長曾敏霞於9月9日的警方記者會上表示,該處一直按現場人員的觀察和紀錄如實向傳媒提供事故資料,對於8月31日晚上港鐵太子站事故,處方公布的初步點算傷者人數與最終確定的人數不同,是因為當時情況混亂,傷者分散,人員點算時或會重複計算。
曾敏霞當日表示,有網民得悉現場救護指揮官當晚曾向消防通訊中心報告有10名傷者,但隨後更正為7名,因而揣測消防處不恰當更改資料。
曾敏霞指,救護指揮官進入太子站時,站內仍有數10名市民,也有警員和消防員,情況混亂,傷者分散月台各處,並曾經轉換位置,處方人員初步點算時或會重複計算,而在確定人數時,若傷病者並無表示需要救護服務,救護指揮官便不會將之納入傷者之列,故初步點算數目會與最終數目不同。
她又說,有傳媒推斷,當晚油麻地站有3名傷者由救護車送往廣華醫院,計及太子站七名傷者,總數即為10人。她澄清,兩宗事件並無關連,派往油麻地站的人員更早到達現場,因此在太子站的救護員不曾接觸油麻地站3名傷者。至於太子站的7名傷者,則由救護員按警方建議利用特別列車送往荔枝角站,再由救護車轉送到明愛醫院和瑪嘉烈醫院治理。
警方指暴徒違法舉動與民為敵
警方在9月9月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,暴徒破壞港鐵站、妨礙機場運作、堵塞主要道路,其違法舉動明顯與民為敵。警方定會調查所有違法事件,將犯法者繩之於法,並採取相應的行動和部署,確保公共秩序免受滋擾。
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當日在記者會上表示,在過去的周末,再有示威者妨礙機場運作,更有暴徒在港鐵站大肆破壞、在主要道路設置路障和縱火、在港九多處破壞超過40組交通燈。
謝振中指出,暴徒違法,後果卻由無辜市民承擔,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受影響,身在港鐵站的乘客也有危險,而交通設施受到破壞,更令傷殘和視障人士的出入更加困難。
他表示,運輸系統向來是維持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部分,警方會繼續維持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,但要止暴制亂,保持香港繁榮、安全,除了依靠警隊,也需要各界合作。
特首視察港鐵中環站損毀情況
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9月9日,視察港鐵中環站被激進示威者大肆破壞後的損毀情況,其後與多位司局長、警務處處長、港鐵公司和機場管理局管理層舉行會議,總結應對經驗和商討日後部署。
林鄭月娥當日早上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陪同下,到港鐵中環站視察損毀設施和維修情況。中環站是昨日被激進示威者大肆破壞的港鐵車站之一,暴徒更在站外縱火,嚴重威脅市民安全。
林鄭月娥視察損毁嚴重的出入口和車站大堂設施,如售票機、出入閘機、閉路電視系統等。她感謝港鐵人員連夜搶修,令中環站今早得以重開,服務數以萬計上班、上學的市民。視察期間,她與站內市民交談,得悉市民對暴徒肆意破壞港鐵設施感到心痛。
林鄭月娥當日下午與司局長、警務處處長、港鐵和機管局管理層舉行會議,聽取他們匯報近日對示威和破壞行為的對策和成效,並商討日後部署。與會者對最近持續出現針對機場和港鐵的堵塞和破壞行為感到憤怒,認為該等違法行為嚴重影響旅客出行和市民日常生活,更有損香港形象,絕不能容忍。
與會者均表示,不會受暴力和破壞行為威嚇,為了守護香港,將繼續沉着應戰,共同應對,盡力減低示威和破壞行為對市民的影響。 林鄭月娥感謝各方多個星期以來堅守崗位,群策群力,特別是過去的周末,在警方、機管局、港鐵公司、航空業界、相關政府部門等通力合作下,鐵路和機場兩大基礎設施大致運作暢順。她也慰問早前因示威和破壞行為而受傷的港鐵員工,祝願他們早日康復。
Hong Kong
晴
17.7
°
C
18
°
16.7
°
60 %
2.9kmh
0 %
週一
18
°
週二
18
°
週三
18
°
週四
20
°
週五
19
°
本港必讀
康文署表演場地 暫停開放至下月底
康文署在7月29日宣布,因應疫情最新情況,該署轄下表演場地繼續暫停開放,不會早於下月底前重開。署方原定於該月舉辦的演藝節目和電影放映將會暫停。
此外,位於表演場地的城市售票網售票處和附設自助取票機繼續暫停開放,城市售票網則維持網上及流動應用程式購票及票務熱線服務。
康文署發言人指出,持有已取消節目門票人士可向有關主辦機構查詢退票、退款安排,或留意最新公布。主辦機構如經城市售票網售票處辦理有關手續,詳情將於稍後公布。
發言人表示,原定10月至11月舉行的新視野藝術節2020取消,藝術節會秉承使命,於該2個月特設「(更)新視野」新平台,展示本地和海外著名藝術家的線上和現場演出新作。詳情稍後於專設網站、臉書及Instagram專頁公布。
保就業計劃 第7批工資補貼64億元
保就業計劃將於下周發放第7批工資補貼,涉及約17,300名僱主,承諾受薪僱員約28萬人,涉款約64億元。7批工資補貼,合共約405億元,涵蓋近14萬名僱主,承諾受薪僱員總人數超過175萬。
政府發言人指出,扣除因不符合申請資格而不獲批補貼的12,500名申請者,保就業計劃已完成處理近90%僱主申請,並正處理餘下約18,300份申請。
自僱人士方面,第7批約3,900名合資格者也會在下周獲發7,500元一筆過資助,涉及2,960萬元。
此外,政府公布第6批領取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。連同首5批已公布僱主名單,計劃自上月22日至今已公布約12萬名領取補貼僱主的相關資料。
政府發言人表示,在審批申請期間及完成審批後,保就業計劃秘書處及其代理人會審視和抽查僱主提交的資料,並到被抽查的僱主機構作現場審核,至今已抽查近190間僱主機構。
秘書處在上月22日至7月29日,共收到229宗舉報,主要涉及無理減少員工人數、辭退員工、不適時發放工資或減薪,以及疑似公司倒閉或轉換經營者。秘書處已把26宗個案轉介勞工處,另有1宗轉介海關跟進。
次季經濟預估 按年收縮9%
政府統計處在7月29日公布,根據預先估計數字,第2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下跌9%,略低於首季9.1%跌幅,經濟收縮主要是內部和對外需求持續疲弱所致。經季節性調整後,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較首季實質下跌0.1%。
發言人指出,次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下跌14.5%,跌幅較首季10.6%大;政府消費開支上升9.6%,升幅高於首季8.8%。
同期,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跌20.6%;貨品出口總額跌2.1%,貨品進口跌6.8%;服務輸出顯著下跌46.6%,服務輸入跌43.5%。
政府發言人表示,疫情繼續重創環球和本地經濟活動,第2季香港整體經濟情況仍然十分疲弱。
由於本港疫情在5月和6月大致受控,加上內地經濟復蘇,都有助部分抵銷貨物出口面對的外圍不利因素,整體經濟情況在季內有轉趨穩定的跡象。
展望未來,疫情仍是環球經濟前景的主要威脅。中美關係不斷演變、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也增添不確定性。外圍環境充滿挑戰,短期內料會制約香港的出口表現。
另外,近期確診個案急升,也令本地經濟活動短期前景不明朗。政府指,只要本地疫情再次受控、外圍環境繼續改善,香港經濟可望在今年餘下時間逐步復蘇。
新增118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
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在7月29日指出,本港新增118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,113宗屬本地個案,其中67宗與其他確診個案有關,46宗感染源頭未明。
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簡報會上表示,與早前個案相關的確診個案中,54人在家中或與朋友聚餐時感染,其他涉及工作環境、診所,又或早前報告的食肆和安老院。
院舍方面,屯門康和護老中心再多6人確診個案,包括4名長者和兩名照顧員;東華三院寶鍾全英安老院再多兩名護士確診;賽馬會屯門盲人安老院一名護理員確診;順寧道敬福護理院一名院友初步確診。
此外,堅城(梁氏)建築有限公司群組新增四宗個案;下葵涌中醫診所、上水屠房、屯門富臨群組各增一宗確診個案;食物環境衞生署得悉兩宗初步確診個案。
輸入個案共5宗,其中兩人來自美國和埃塞俄比亞,另外3人為海員,來自菲律賓和印度。
瑪嘉烈醫院4員工 初步確診新型肺炎
瑪嘉烈醫院4名支援服務員工初步確診,其中3人在荔景大樓康復病房工作,病房停止接收新症和暫停病人出院,餘下1人於腫瘤科專科門診工作。涉事病房和門診已徹底清潔。
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(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)何婉霞在簡報會上表示,該4人在7月28日初步確診,其中1名負責照顧病人的初步確診者,最近1次上班日期為7月24日,當日通宵值班,之前一日曾在醫院宿舍休息,同宿舍房間、在同一病房工作的另1名員工也初步確診。
該宿舍房間另外6名同事,以及曾分別與2人用膳的10名同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,需接受檢疫。初步確診者工作期間有佩戴口罩,暫無病人被列作密切接觸者。
第3位初步確診支援服務員工,亦與上述2人在同一病房工作,醫院管理局正進行相關的接觸追蹤工作。院方會密切監察涉事病房病人、職員的身體狀況。
至於在腫瘤科專科門診工作的初步確診者,其主要工作是為病人量度血壓等維生指數,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7月27日,工作時有佩戴口罩,無病人和職員被列作密切接觸者。
康文署表演場地 暫停開放至下月底
康文署在7月29日宣布,因應疫情最新情況,該署轄下表演場地繼續暫停開放,不會早於下月底前重開。署方原定於該月舉辦的演藝節目和電影放映將會暫停。
此外,位於表演場地的城市售票網售票處和附設自助取票機繼續暫停開放,城市售票網則維持網上及流動應用程式購票及票務熱線服務。
康文署發言人指出,持有已取消節目門票人士可向有關主辦機構查詢退票、退款安排,或留意最新公布。主辦機構如經城市售票網售票處辦理有關手續,詳情將於稍後公布。
發言人表示,原定10月至11月舉行的新視野藝術節2020取消,藝術節會秉承使命,於該2個月特設「(更)新視野」新平台,展示本地和海外著名藝術家的線上和現場演出新作。詳情稍後於專設網站、臉書及Instagram專頁公布。
保就業計劃 第7批工資補貼64億元
保就業計劃將於下周發放第7批工資補貼,涉及約17,300名僱主,承諾受薪僱員約28萬人,涉款約64億元。7批工資補貼,合共約405億元,涵蓋近14萬名僱主,承諾受薪僱員總人數超過175萬。
政府發言人指出,扣除因不符合申請資格而不獲批補貼的12,500名申請者,保就業計劃已完成處理近90%僱主申請,並正處理餘下約18,300份申請。
自僱人士方面,第7批約3,900名合資格者也會在下周獲發7,500元一筆過資助,涉及2,960萬元。
此外,政府公布第6批領取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。連同首5批已公布僱主名單,計劃自上月22日至今已公布約12萬名領取補貼僱主的相關資料。
政府發言人表示,在審批申請期間及完成審批後,保就業計劃秘書處及其代理人會審視和抽查僱主提交的資料,並到被抽查的僱主機構作現場審核,至今已抽查近190間僱主機構。
秘書處在上月22日至7月29日,共收到229宗舉報,主要涉及無理減少員工人數、辭退員工、不適時發放工資或減薪,以及疑似公司倒閉或轉換經營者。秘書處已把26宗個案轉介勞工處,另有1宗轉介海關跟進。
次季經濟預估 按年收縮9%
政府統計處在7月29日公布,根據預先估計數字,第2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下跌9%,略低於首季9.1%跌幅,經濟收縮主要是內部和對外需求持續疲弱所致。經季節性調整後,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較首季實質下跌0.1%。
發言人指出,次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下跌14.5%,跌幅較首季10.6%大;政府消費開支上升9.6%,升幅高於首季8.8%。
同期,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跌20.6%;貨品出口總額跌2.1%,貨品進口跌6.8%;服務輸出顯著下跌46.6%,服務輸入跌43.5%。
政府發言人表示,疫情繼續重創環球和本地經濟活動,第2季香港整體經濟情況仍然十分疲弱。
由於本港疫情在5月和6月大致受控,加上內地經濟復蘇,都有助部分抵銷貨物出口面對的外圍不利因素,整體經濟情況在季內有轉趨穩定的跡象。
展望未來,疫情仍是環球經濟前景的主要威脅。中美關係不斷演變、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也增添不確定性。外圍環境充滿挑戰,短期內料會制約香港的出口表現。
另外,近期確診個案急升,也令本地經濟活動短期前景不明朗。政府指,只要本地疫情再次受控、外圍環境繼續改善,香港經濟可望在今年餘下時間逐步復蘇。
新增118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
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在7月29日指出,本港新增118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,113宗屬本地個案,其中67宗與其他確診個案有關,46宗感染源頭未明。
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簡報會上表示,與早前個案相關的確診個案中,54人在家中或與朋友聚餐時感染,其他涉及工作環境、診所,又或早前報告的食肆和安老院。
院舍方面,屯門康和護老中心再多6人確診個案,包括4名長者和兩名照顧員;東華三院寶鍾全英安老院再多兩名護士確診;賽馬會屯門盲人安老院一名護理員確診;順寧道敬福護理院一名院友初步確診。
此外,堅城(梁氏)建築有限公司群組新增四宗個案;下葵涌中醫診所、上水屠房、屯門富臨群組各增一宗確診個案;食物環境衞生署得悉兩宗初步確診個案。
輸入個案共5宗,其中兩人來自美國和埃塞俄比亞,另外3人為海員,來自菲律賓和印度。
瑪嘉烈醫院4員工 初步確診新型肺炎
瑪嘉烈醫院4名支援服務員工初步確診,其中3人在荔景大樓康復病房工作,病房停止接收新症和暫停病人出院,餘下1人於腫瘤科專科門診工作。涉事病房和門診已徹底清潔。
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(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)何婉霞在簡報會上表示,該4人在7月28日初步確診,其中1名負責照顧病人的初步確診者,最近1次上班日期為7月24日,當日通宵值班,之前一日曾在醫院宿舍休息,同宿舍房間、在同一病房工作的另1名員工也初步確診。
該宿舍房間另外6名同事,以及曾分別與2人用膳的10名同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,需接受檢疫。初步確診者工作期間有佩戴口罩,暫無病人被列作密切接觸者。
第3位初步確診支援服務員工,亦與上述2人在同一病房工作,醫院管理局正進行相關的接觸追蹤工作。院方會密切監察涉事病房病人、職員的身體狀況。
至於在腫瘤科專科門診工作的初步確診者,其主要工作是為病人量度血壓等維生指數,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7月27日,工作時有佩戴口罩,無病人和職員被列作密切接觸者。